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25年招生章程
北京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师招聘启事
上海大学陈雨教授团队招聘(生物材料与纳米医学方向)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2025年公开招聘公告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2025年招聘高层次人才方案
动物研究所进化与群体基因组学研究组博士后招聘启事
北京电影学院2025年招聘
北京城市学院2025年招聘启事
首都师范大学招聘公告
河北农业大学诚聘海内外英才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2025年招聘启事
北京外国语大学招聘公告
西安交通大学孟令杰与佘军军团队联合招聘博后
广东工业大学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国家优青课题组诚聘博士后
华南师范大学集成电路设计团队长期招聘青年英才和博士后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机关工作人员招聘启事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2025度高层次人才(博士)引进公告
加拿大圭尔夫大学博后招聘
浙江工业大学2025年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
新加坡科技与设计大学2025年招聘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2025年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公开招聘公告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张鹏飞教授课题组招聘博士后
广东省人民医院2025年博士后招聘公告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2025年招聘
国际关系学院2025年招聘启事
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招聘启事
香港大学医学院周中军教授团队招聘博士后
外交学院博士后招聘启事
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先进软物质自组装结构课题组博士后招聘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25年招聘简章
清华大学药学院招聘监管科学方向科研助理、青年学者公告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25年博士后招聘公告
中山大学-天普联合实验室招聘博士后和研发工程师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2025年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公告
新南威尔士大学2025年招聘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2025年博士后招聘
耶鲁大学2025年招收博士后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招聘合同制科研助理/联培学生
美国田纳西大学Dr. Gong Gu招2D materials research Postdoc
澳大利亚迪肯大学2025年招聘
深圳市人民医院医药健康及生物材料科研团队博士后、研究助理及科研秘书招聘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5年诚聘海内外优秀人才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王峰课题组2025年博士后招聘计划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皮肤科主任、眼科主任公告
山东科技大学2025年诚聘海内外优秀人才启事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张福锁院士团队招聘博士后
华南理工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诚聘海内外英才
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学院诚邀海外优秀青年学者依托申报国家优青(海外)厚积薄发、“内容为王”,西安交大新闻与新媒体学院作为国内较早以新媒体命名且作为其教学科研方向的新型新闻传播学院,突出强调内涵发展,以科研立院、以成果强院,短短两年,各类成果频出,取得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突出成就。
成绩显著 学院师生携手奋进
近年来,学校新闻传播学科在充分结合西安交大文理交融、学科交叉的办学优势的基础上,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前沿热点研究为重点、以服务地方传媒业发展为支撑,先后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课题30余项,出版教材、专著20余部,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SCI论文2篇,CSSCI论文占比达到近50%),科研成果连续多年获得省部等各级各类奖项。学院凝聚了一支学风端正、精诚团结、结构多元的高水平研究团队。
学院研究团队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目前,已完成国家级、省部级课题30余项,引起学界、业界的热烈关注。“微博舆情生成机制与治理体制研究”是团队承担的一项重点课题,主要针对多起网络微博群体事件,以及微博在社会舆论形成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团队围绕课题发表论文近10篇,成果专著《微博舆情:传播 治理 引导》也正式出版。“‘丝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西安城市品牌化传播策略研究”,同样是重点研究的一项课题。该课题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丝路经济带”战略构想,进一步明确西安城市形象定位,同时扩大陕西西安在丝绸之路桥头堡的真正作用。“社会化媒体与政治生态协同发展研究”是国家级社科基金项目,历经三年,团队依托课题发表C刊论文10余篇。
凤鸣高岗,“新新”师生铁肩担当
学院的师生们携手奋进,为国家建设、社会民生积极发声,在各大主流媒体平台发表众多学术文章和新闻报道,如胡友笋副教授、张修宁同学在《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魔幻题材需厚植文化根基”;张启莹、邵欣悦于《光明日报》发表的“网络剧:要‘悦目’,更要‘赏心’”,李龙飞、吕扬在《陕西日报》发表的文章“新媒体时代,新闻教育何去何从?”等等。值得关注的是,自2016年8月8日至9月21日,《人民日报》连续刊发了学院硕士研究生乔婷撰写的数篇报道性文章,在学生中起了良好的示范效应,活跃了学习氛围。一系列关注社会民生、城市建设的文章的发表,彰显了新闻与新媒体学院人的铁肩担当与专业实力。
学院的老师们作为带头人也发表了诸多文章与观点,为国家、社会还有传播学科的发展献策献力。其中,院长李明德教授,发表了多篇文章与真知灼见,如《陕西日报》发表的“促进领导干部学网懂网用网”;《中国科学报》发表的“‘数据报道’”或‘数据新闻’哪个更好”;央广网报道的“协同引导是解决社交媒体舆论引导困境的路径选择”;《西安日报》刊发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定音锤’”等等。此外,学院老师发表的重要观点还受到主流媒体的积极关注,并且被重点摘录。交大新闻与新媒体学院在全省市的政府、高校、媒体中展示自己精彩卓绝的风采,发表的个人掷地有声的话语,成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师生们说,回首过去,我们为自己的团队及取得的成绩由衷地感到自豪;展望未来,我们愿披荆斩棘直面挑战和机遇。学院在不断锻炼团队与凝聚研究方向的基础上,勇往直前、步伐铿锵,他们期待创造一个又一个的惊喜与震撼。
娓娓述说 “新新”人的坚守与荣光
什么是创新?什么是坚守?什么是不惧风雨?什么是无冕之王?新闻与新媒体学院人正在身体力行,持之以恒践行着这些属于他们的耀眼荣光。坚守初心,学院的创新成果——联合省传播学会,“十大案例”彰显学院实力;自2012年起,已经连续发布“陕西省网络传播十大案例”及其研究报告,并举办专题研讨会,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从2012至2016年,陕西网络传播十大案例的研究持续进行了四年。学院李明德院长曾提到,“陕西网络传播十大案例的研究,正是在媒介融合加速、新兴传播方式频出、网络传播方兴未艾的背景下,落实中央精神,通过每年持续性的研究,探索网络传播的新现象、新规律,研究如何引导和疏通网络舆情的新办法、新举措。”携手腾讯大秦网,监督陕西微信公号健康发展——2015年,学院联合大秦网首次发布“陕西微信公众号发展报告”, 人民网、光明网、网易、陕西日报、华商报、西安晚报、三秦都市报等30多家媒体进行了重点报道,大量网友在各类网络平台中对此进行了广泛关注。2016年12月8日,学院课题组现场发布了团队承担的最新研究成果《2016陕西政务微信发展报告》,再次引起与会人员与社会网民的广泛关注。团队全面客观反映了陕西政务微信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政策建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未来,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学院将继续加强和业界、政府的合作,推出一批高水平、有质量的研究成果,为学界传递“交大声音”,为陕西的发展贡献交大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