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25年招生章程
北京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师招聘启事
上海大学陈雨教授团队招聘(生物材料与纳米医学方向)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2025年公开招聘公告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2025年招聘高层次人才方案
动物研究所进化与群体基因组学研究组博士后招聘启事
北京电影学院2025年招聘
北京城市学院2025年招聘启事
首都师范大学招聘公告
河北农业大学诚聘海内外英才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2025年招聘启事
北京外国语大学招聘公告
西安交通大学孟令杰与佘军军团队联合招聘博后
广东工业大学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国家优青课题组诚聘博士后
华南师范大学集成电路设计团队长期招聘青年英才和博士后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机关工作人员招聘启事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2025度高层次人才(博士)引进公告
加拿大圭尔夫大学博后招聘
浙江工业大学2025年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
新加坡科技与设计大学2025年招聘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2025年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公开招聘公告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张鹏飞教授课题组招聘博士后
广东省人民医院2025年博士后招聘公告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2025年招聘
国际关系学院2025年招聘启事
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招聘启事
香港大学医学院周中军教授团队招聘博士后
外交学院博士后招聘启事
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先进软物质自组装结构课题组博士后招聘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25年招聘简章
清华大学药学院招聘监管科学方向科研助理、青年学者公告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25年博士后招聘公告
中山大学-天普联合实验室招聘博士后和研发工程师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2025年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公告
新南威尔士大学2025年招聘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2025年博士后招聘
耶鲁大学2025年招收博士后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招聘合同制科研助理/联培学生
美国田纳西大学Dr. Gong Gu招2D materials research Postdoc
澳大利亚迪肯大学2025年招聘
深圳市人民医院医药健康及生物材料科研团队博士后、研究助理及科研秘书招聘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5年诚聘海内外优秀人才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王峰课题组2025年博士后招聘计划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皮肤科主任、眼科主任公告
山东科技大学2025年诚聘海内外优秀人才启事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张福锁院士团队招聘博士后
华南理工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诚聘海内外英才
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学院诚邀海外优秀青年学者依托申报国家优青(海外)11月初冬清晨6点,窗外还一片漆黑,中国传媒大学2016级摄影系常家萱便揉着眼睛下床了。她并不担心起床的动静会惊醒室友,她知道长乐会准确地在她刷完牙时下床,接下来是思琪和小慧。他们之间,早已有了这种掌控节奏的默契。
今年,根据中国传媒大学录取书上的通知,2016年8月18日至8月22日期间,全校新生可登录中传官网或关注后勤处的微信公众号,在线选择床位。中国传媒大学(以下简称“中传”)成为在京第一所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室友的高校。2012年至今,华中师范大学、西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分别推出了寝室自选系统。
与“自选”有所差别的是,今年上海大学在开学前通过网络平台,采集新生对住宿条件与室友的要求。平台中有诸如“早睡早起”“考研深造”“求职就业”等选项,学生选择后,系统自动将匹配度高的学生分至一个寝室。
有数据显示,今年华中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华科”)超过90%的新生参与了网上自选;中国人民大学去年也有七成以上新生完成问卷。上海大学学生社区文化建设主管褚老师说:“去年学校试点‘个性化住宿’,一年下来,经管类的500多名新生没有一人提出要求转寝室。”可见,自选寝室在受到学生追捧的同时,切实地缓解了宿舍矛盾。而自选寝室能否长期存续,也成为高校师生关心的话题。
寝室自选的正确打开方式
率先自主定下室友的是艺术类考生。4月,当艺考录取成绩公布时,中传播音主持专业的顾再冰第一个打给艺考时结识的好姐妹肖阳。她开心地说:“我们排队候考时就认识了,没想到最后的室友是艺考时同甘共苦的小姐妹!”今年,这些通过艺考的幸运儿们可以自选室友,与早已彼此相熟的同学共度4年时光。
而没见过面的新生们,则是通过网络在暑假就形成一个个小团体。有新生在学校贴吧发布个人信息,广征室友。温州大学城市学院贴吧发布过“找室友集合贴”:“本人电气专业,寻4人房室友,个人偏好篮球和dota,没爆脾气的来!”“设计学,寻室友,不吸烟。”8月18日清晨,4000多名中传新生一起涌入官网,几分钟后,宿舍几乎被“一抢而光”。
也有很多新生在新生群、班级“水群”里确定了室友。华科新生于淏回忆,开学前的一天,他正和几个同班的男生在班级群互侃,一位大三迎新志愿者介绍某寝室向阳且远离厕所,几人立刻决定一起住进这个寝室。
新生们选择室友的第一要件是性格相投,有共同话题。中传摄影系新生宫洺说:“我和室友在QQ上聊得很开心,我相信人与人之间气场的吸引。”华科大新生吕义表示,短暂的聊天并不能完全了解一个人,但第一感觉相处起来舒服,就足够了。
对于室友“硬件”的要求则往往来自新生爸妈的建议:同居一室,室友的作息时间、兴趣爱好、专业意向、不良习惯,等等,老妈会问个仔细。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文刀笑说:“我爸妈还建议我跟成绩优异、想当学生干部的人做室友。”
生活习惯、专业选择、脾气相投的确是选择寝室的重要条件。共度4年的空间,需要从一开始就给人以接纳感和信心,而自主的人性化选择无疑使新生对即将展开的集体生活充满期待。
寝室生存的多样性
楼道里回荡着韩剧《请回答,1988》的怀旧主题曲,中传大一新生南音一推开门,便看到3个女生窝在一台iPad前。“你回来啦,快过来看!”“真是怀念,这个场景和我小时候一模一样。”“哈哈是啊,我特别喜欢这个女主角。”当初自选室友以“聊得来”为标准,现在每一天都插科打诨得很幸福。
“我是多么幸运,在大学有这么一群‘聊得来’的人。我们有共同语言,共同的专业和梦想。即使有的时候看法不一致,也能在争论中擦出火花。”摄影系的顾里说。
前几日的寝室卧谈会,寝室4人因讨论谁会得诺奖而争得面红耳赤。顾里更爱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而室友更喜欢村上春树。几个人几乎吵起来。而顾里觉得,即便争得今夜无眠,总好过互不理睬的冷漠。
顾里高中闺蜜的寝室是学校分配的,几个人的关系总是时而好,时而恼,阴晴不定。每当从教室回到寝室,其他3个人总是戴着耳机沉迷在自己电脑屏幕的小世界里,或拉上床帘,假装对外面的动静充耳不闻。“闺蜜说,她们宿舍经常是人员齐备,却不交一语,这种安静到冷漠的感觉简直令人窒息……”
“如果有一个敞开心扉,接纳彼此的寝室,就能给人以温暖的力量。虽说宿舍里的事都是生活小事,但人的感受就是由一点一滴的小事构成的。” 华中科技大学法医专业班长于淏说,“寝室同学相处好了,对一个人的心理建设以及班级建设都有积极意义。”
自选寝室后,他和室友相处十分融洽,每次轮到他们寝室4人课后打扫实验室,都是晚上10点多了。因为关系好,班里有十几个男生都陪着他们一起干,然后一起推着自行车散步回到寝室,感觉特别温暖而愉悦。
当然,不是所有的“自选”都会笑到最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有同学发现,日常零碎生活磨出来的室友,并非当初那么合适的“彼此”。医学专业的小颖发现,在一次自习中,室友故意侧着身子,遮住习题,好像怕她看到答案。而一次讲座邀约,室友因没空而婉拒,却和别的同学一起去逛街了。“也许是我过于敏感,但就是这些小事,让我一直无法对室友敞开心扉”。
有时,自选寝室易失去集体的多样性。选择老乡,却无法品尝五湖四海的融合百味。“很羡慕我的一个朋友,她的室友来自四川、安徽、新疆、湖北,‘十一’长假的时候和室友一起回了故乡,两人夜爬黄山,看到了日出时的云海”。
但如果时光倒流,让自选寝室的学生重新选择,受访新生无一例外,还是选择后者。“即便自选后的生活不尽如人意,但分配也不能保证遇到对的人。”小颖说。
互谅互解,寝室的和谐是相对的
“自选实行两年,校内反响还不错。”华中科技大学助理班主任廖冰心介绍,每年开学季都是辅导员和班主任们心弦绷得最紧的时候,每天都有宿舍的大事小情等着处理。
两年前的开学季,大约有两周半的时间,2014级辅导员秦俊杰只休息了半天不到,他那段时间从来不敢关机。开学第一周,某个宿舍发生矛盾,学生给他打电话,要求调寝室。
“我一边忙手头上的事,一边给寝室4个学生打了近20个电话。最后不得不将一个学生调出。”这种问题在开学时此起彼伏,大多都被他劝了下来。而隔壁2015级的辅导员则完全没有这种苦恼,这届开始学生的寝室是自选的,几乎没学生来要求调换。
“自选与非自选,都有它的自身价值,各有利弊。”廖冰心说。以前非自选寝室的时候,华中科技大学的寝室是按照学习成绩划分的。将成绩稍好的与成绩稍差的分在一个寝室,有助于学习上的互帮互助。分配时尽量将不同省份的学生分在一处,锻炼学生的社交能力。
一位心理老师表示,如今独生子女跟父母的连接紧密,当他们刚离开父母进入高校,正处于把控生活的起点。这时,让他们自主作选择就十分有意义。仿佛有一种“私人订制”的感觉,更有利于在一开始建立关系。
另一方面,她对自选也存有担心。心理学有一种防御机制叫做否认,如果寝室是随机分配,学生可以通过否认,让自己好过一些。当他们觉得这事是由自己决定的,因而责怪自己,除了这件事本身产生的不快,可能因自责、悔恨导致抑郁情绪。如果不及时进行心理咨询与疏导,会引发更加严重的后果。
另外,还有学生表示,寝室的自主选择有利于新生适应高校生活。但是也存在易形成“小圈子”、易被“标签化”、寝室成分单一等问题。
每年寝室自选,都会有一些内向的同学落单。落单的学生往往只能选择住别的系的寝室。“在校园里总是自己一人走在路上,到了教室往往也没有人可以坐在一起。”新生吴小满有点郁闷。
细节问题的堆积,在寝室相处中往往更易引发心理不满和矛盾激化。心理专家表示,这类内向学生可以选择心理咨询,分清自己的合理信念与不合理信念。理清“落单”的原因(制度本身、性格内向、运气不好等),从而进行进一步的引导。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程红艳教授认为,自选寝室的和谐是相对的,寝室关系要靠室友之间互谅互解,“不能光要求室友对你的脾气,自己也要学会‘兼容’”。
当然,也有大批学生对随机分配寝室投赞成票。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生李程程说:“天南海北的人因为偶然的机缘共处4年,何尝不是一种缘分。接纳彼此的不同,也是一种学习。随机分配寝室未必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