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25年招生章程
北京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师招聘启事
上海大学陈雨教授团队招聘(生物材料与纳米医学方向)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2025年公开招聘公告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2025年招聘高层次人才方案
动物研究所进化与群体基因组学研究组博士后招聘启事
北京电影学院2025年招聘
北京城市学院2025年招聘启事
首都师范大学招聘公告
河北农业大学诚聘海内外英才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2025年招聘启事
北京外国语大学招聘公告
西安交通大学孟令杰与佘军军团队联合招聘博后
广东工业大学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国家优青课题组诚聘博士后
华南师范大学集成电路设计团队长期招聘青年英才和博士后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机关工作人员招聘启事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2025度高层次人才(博士)引进公告
加拿大圭尔夫大学博后招聘
浙江工业大学2025年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
新加坡科技与设计大学2025年招聘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2025年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公开招聘公告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张鹏飞教授课题组招聘博士后
广东省人民医院2025年博士后招聘公告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2025年招聘
国际关系学院2025年招聘启事
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招聘启事
香港大学医学院周中军教授团队招聘博士后
外交学院博士后招聘启事
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先进软物质自组装结构课题组博士后招聘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25年招聘简章
清华大学药学院招聘监管科学方向科研助理、青年学者公告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25年博士后招聘公告
中山大学-天普联合实验室招聘博士后和研发工程师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2025年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公告
新南威尔士大学2025年招聘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2025年博士后招聘
耶鲁大学2025年招收博士后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招聘合同制科研助理/联培学生
美国田纳西大学Dr. Gong Gu招2D materials research Postdoc
澳大利亚迪肯大学2025年招聘
深圳市人民医院医药健康及生物材料科研团队博士后、研究助理及科研秘书招聘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5年诚聘海内外优秀人才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王峰课题组2025年博士后招聘计划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皮肤科主任、眼科主任公告
山东科技大学2025年诚聘海内外优秀人才启事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张福锁院士团队招聘博士后
华南理工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诚聘海内外英才
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学院诚邀海外优秀青年学者依托申报国家优青(海外)助学金“缩水”不仅是侵犯学生权益,更暴露出高校的自由裁量权之大。治本之策,是要进一步推进高校信息公开,高校所花的财政或者纳税人的每一分钱,都要有清楚的去处。
近日,南京大学多名学生在网上发帖,反映学校少发了1000元研究生国家助学金。新华社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包括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在内的多所高校均存在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发放“缩水”问题,少发的金额总数不菲。在引发舆论强烈反响后,南京大学表态将补发助学金,中国人民大学则表示已补发“缩水”助学金。
国家助学金,顾名思义,是财政拨款给学生的专款,高校没有任何克扣或者自由处置的理由。回过头看,如果没有学生质疑,没有舆论聚焦,相关高校恐怕也就“闷声发财”了。那么这些钱会去向哪里?在高校财务账目严重不透明的现实下,难免令人遐想。
助学金“缩水”不仅是侵犯学生权益,更暴露出高校的自由裁量权之大。此前南京大学给出的辩词,是说已将这笔钱以学业奖学金的形式发到了学生手上,但现在风波一起,马上自己“打脸”要补发助学金,要严格执行《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扣发助学金有理,补发助学金也有理,高校如此“翻来覆去”,怎能让人信服?
同样值得追问的是,助学金“缩水”现象如此普遍,但其曝光的路径却是学生网络发帖、媒体报道,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管是否存在漏洞?就此而言,不能听任高校把钱一补了之,主管部门有必要及时介入,查清这几所助学金“缩水”的高校,它们在账目上是怎么处置本该专款专用的钱,之前那些钱花在了什么地方。而且,除了个别迫于舆论压力采取动作的学校外,更多高校则继续沉默是金。如果对政策的理解和执行全看高校自觉,那显然有问题。所以在制度上查漏补缺,比追问几笔助学金来得更重要。
近几年,高校腐败案频发,此次存在助学金“缩水”现象的高校中,有的就曾发生过非常恶劣的腐败案。高校腐败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财务不透明。高校虽非政府部门,但作为公共企事业单位,本应接受严格的内外监督,但现实是其透明程度非常不乐观。比如在三公经费的公开上,很多高校的表现还不如政府部门。高校的资金来源本就复杂,除了财政拨款,还有学费收缴、科研项目经费、社会捐赠等等,如果没有透明约束,监督乏力,即便不一定导致腐败,高校有钱就“任性”,恐怕也是难以避免。
政策清楚、数额明确的助学金,高校都要在上面动点心思,其他不够透明的款项,就更可能存在猫腻。所以,对助学金“缩水”,要好好检视下专款专用的监督机制,堵塞漏洞,对可能的滥权失责进行追究;而治本之策,则是要进一步推进高校信息公开,高校所花的财政或者纳税人的每一分钱,都要有清楚的去处。